譯學的繼承與開拓
時間:2022-10-28 8:42:28 瀏覽:0
為什么現象學為文學創作和批評、美學、西方譯學、史學理論及語言哲學提供了十分有意義的方法論途徑和參照價值觀。
這個事實對譯學的啟示是:我們必須擺脫對繼承的陳舊觀念,展開多維視角,擇優而取,把握“外位參照”,從善如流,才能真正做到有所開拓。尤其應當注意:
第一、跳出傳統的單線封閉式繼承的窠臼,克服狹隘的“民族繼承”觀,進入多線開放式求實論繼承領域;
第二、擺脫由于語言譜系差異、文化地緣差異和歷史背景差異所帶來的因襲觀念的“自我困擾”,放開視野,看到“山外有山,樓外有樓”的妙景奇觀,不要作繭自縛;
第三、認識到人文科學方法論的共性,進入廣泛的人文科學論證(特別是新興的人文學科論證手段)的參照系,擇優而選、擇善而從,不忽視任何一種理論發展的新趨勢;
第四、發揚進取的、開拓的科學探索精神;提倡嚴謹求實、縝密精微的入文科學分析方法以及“演繹-歸納”的科學論證方法論,腳踏實地地進行譯學理論建設。
上而我們談到的是有關繼承開拓的傳統自我封閉傾向。這是譯論研究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它的“逆向極端”:也就是完全不顧本民族文化歷史傳統及本國讀者的接受,不加分析地提出“拿來主義”,岌岌不可終日地幻想“邁向世界”,將西方某些重形式機制而輕意義機制的譯論或具體的操作程序生搬硬套。
濟南翻譯公司
上一篇:
翻譯中的外語表達法可容性基本規范
下一篇:暫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