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等等的翻譯
從《紅樓夢》第四十四回“賈璉氣的墻上拔出劍來”一句看來,從前人不一定用“從……上”這個句型?,F在寫白話文當然要用“從”字,不過我們絕不能說曹雪芹錯。我要提出的是“在……中”的結構,如“(在)這次夢中”。這個“在”是可以省略的?!霸?953年,我到南京去看姑父”這句里的“在”也用不著。我見過一句“我以18—年生于——”的譯文,這個“以”字是不對的。(按《紅樓夢》有些句子并不合現代文法,如第十五回“二人來至襲人堆東西的房門”,末了不加“口”字,現代白話就不行。)
“在上午上課期間”里的“在”也用不著,但譯者往往容易受in和during的影響,要加個“在”字才能安心。
在“我在1910年出世”里,當然要“在”字,但在“1910年我在江西南昌出世”不是省了一個“在”字么?為了避免“在”字重復,許多文章寫得講究的人就用個“于”字,如“我于1910年在江西……”這也不是辦法,因為“于”是文言的“在”,兩個字一同用有些文白不分,反而破壞了文章的純凈。
同樣,“這家于今年秋天……”可以改為“今年秋天這家人……”。
“在……的方面”(或“上”),是英文in的中譯,但有時并用不著。如“在鞋的品質方面”,單單說“鞋的品質”也可以的?!霸诜e極方面……”也可不用“在”。
現在有許多譯文,如“在百分之五十的情形下”,“一大部分的稅收仍舊花在毫無效率的警察局一方面”都不大像中文。其實譯者只要說“百分之五十”,警察局毫無效率,卻花去了一大部分的稅收,也就明白了。
還有,“在(或‘從”)……上(或‘里’,或‘中’)”也有研究的必要。如“從鏡子里(或‘鏡中’,不是‘上’)來看”,“從山上(‘中’,‘里’的意思不同)”,“在房(間)里”,“在房中”則可,(“在房間中”則不可),“從兵艦上”(不是“中”或“里”)。
“攻入城內”可以用“中”,“打進城里”(不可用“中”),“走進房(或加‘里’或‘中’)”,“進了房”,“進到房軍”,“從(或‘在’)椅子上”(不是“里”)都可以。我們遇到英文里的in,絕不能抱定宗旨只用一個“在……中(上、里)”來譯,各個句子的字、詞上下文不同,譯法也不同。
“在(原則)上”這一類的短句已經取得了中國籍,歸化了。我們說“在原則上我同意”,“他在科學發展上創下了偉績”,諸如此類。但現在的毛病是用得太濫。這都是怪英文里的in字不好。有這樣一句翻譯:“如果在這件案子上,讓他們逍遙法外,他們會認為在什么案子上都可以消遙法外了”。這兩個“在……”都用得不高明。如果改為“犯了這件案如果還讓他們消遙法外,那么他們會認為犯什么案子都……”,就容易懂得多了。
濟南翻譯公司